Vue

Vue

Vue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JavaScript框架(Vue可以自底向上逐层的应用)

Vue核心

Vue的特点

  • 采用组件化模式,提高代码复用率,让代码更好维护
  • 声明式编码,让编码人员无需直接操作DOM,提高开发效率
  • 使用虚拟DOM+优秀的Diff算法,尽量复用DOM节点

初识Vue

  1. 想让Vue工作,就必须创建一个Vue实例,且要传入一个配置对象
  2. root容器里的代码依然复合html规范,只不过混入了一些Vue语法
  3. root容器里的代码被称为Vue模板
  4. 注意区分js表达式和js语句,表达式:会生成一个值,可以放在任何一个需要值的地方

模板语法

插值语法:

  • 功能:用于解析标签内容
  • 写法:

指令语法:

  • 功能:用于解析标签(包括:标签属性、标签体内容、绑定事件)
  • 举例:v-bind:href="xxx"或者直接默哀好

数据绑定

单向数据绑定:v-bind

双向数据绑定:v-model(表单类元素)value可以简写成v-model,因为v-model默认收集的就是value值

_el和data的两种写法

el data
new Vue时候配置el属性 对象式
先创建Vue实例,随后再通过vm.$mount(‘#root’)指定el的值 函数式

由Vue管理的函数,一定不要写箭头函数

_MVVM模型

  1. M:模型(Model):data中的数据
  2. V :视图(View):模板代码
  3. VM:视图模型(ViewModel):Vue实例
  4. data中的所有属性,最后都出现在了vm身上
  5. vm身上所有的属性 及vue原型上所有属性,在vue模板中都可以直接使用

数据代理

Object.defineProperty\get()\set()

通过一个对象代理对另一个对象中属性的操作

事件绑定

  1. 使用v-on:xxx或者@xxx绑定事件,其中xxx是事件名
  2. 事件的回调需要配置在methods对象汇总,最终会在vm上
  3. 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,不要用箭头函数!否则this就不是vm了
  4. methods中配置的函数,都是被vue所管理的函数,this的指向是vm或组件实例对象
  5. @click=“demo”和@click=“demo($event)"效果一致,但后者可以传参:

vue中常用的按键别名:

  • 回车:enter
  • 删除:delete(捕获删除和退格
  • 退出:esc
  • 空格:space
  • 换行:tab

vue未提供别名的按键,可以使用按键原实的key去绑定,但注意要转为kebab-case(短横线命名)

系统修饰键(用法特殊):ctrl、alt、shift、meta

  • 配合keyup使用:按下修饰键的同时,再按下其他键,随后释放其他键,事件才触发
  • 配合keydown使用:正常触发事件

也可以keycode去指定具体的按键(不推荐

vue.config.keyCodes.自定义键名 = 键码,可以去定制按键别名

计算属性

  1. 定义:要用的属性不存在,要通过已有的属性计算得来

  2. 原理:底层借助了Object.defineproperty方法提供的getter和setter

    get什么时候调用?

    • 初次读取时、所依赖的数据发生变化时

    set什么时候调用?

    • 当值被修改时l
  3. 优势:与methods实现相比,内部有缓存机制(复用),效率更高,调试方便

  4. 备注:

    计算属性最终会出现在vm上,直接读取使用即可

    如果计算属性要被修改,那必须写set函数去相应修改,且set中要引起计算时依赖的数据发生。

监视属性

  1. 当监视属性变化时,回调函数自动调用,进行相关操作

  2. 监视的属性必须同时存在,才能进行监视!!@

  3. 监视的两种写法:

    • new Vue时传入watch配置

    • 通过vm.$watch监视

深度监视
  1. vue中的watch默认不监测对象内部值的改变(一层)
  2. 配置deep:true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得改变(多层)

备注:

  1. vue自身可以监测对象内部值得改变,但是vue提供得watch默认不可以!
  2. 使用watch时根据数据得具体结构,决定是否采用深度监视
computed和watch之间的区别
  • computed能完成的功能,watch都可以完成
  • watch能完成的功能,computed不一定能完成,例如:watch可以进行异步操作
两个重要原则
  • 所被Vue管理的函数,最好写成普通函数,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或组件实例对象
  • 所有不被Vue管理的函数(定时器的回调函数、ajax的回调函数、promise的回调函数等)最好写成箭头函数,这样this的指向才是vm或组件实例对象

绑定样式

class样式

写法:class=“xxx” xxx可以是字符串、对象、数组

  • 字符串写法,适用于:样式的类名不确定,需要动态指定
  • 数组写法,适用于:要绑定的样式个数不确定、名字也不确定
  • 对象写法,适用于:要绑定的样式个数确定、名字也确定、但要动态决定用不用
style样式

:style=”{fontSize:xxx}"其中xxx是动态值

:style=“[a,b]"其中ab是样式对象

条件渲染

1.v-if

  • 写法:
    • v-if="“表达式”
    • v-else-if=“表达式”
    • v-else=“表达式”
  • 适用于:切换频率较低的场景
  • 特点:不展示DOM元素直接被移除
  • 注意:v-if可以和:v-else-if、v-else一起使用,但要求结构不能被打断

2.v-show

  • 写法:v-show=“表达式”
  • 适用于:切换频率较高的场景
  • 特点:不展示的DOM元素未被移除,仅仅是使用样式隐藏掉

3.备注:使用v-if时,元素可能无法获取到,而是用v-show一定可以获取到

列表渲染

v-for指令

  • 用于展示列表数据
  • 语法:v-for=“(item,index) in xxx” : key=“yyy”
  • 可遍历:数组、对象、字符串(用的很少)、指定次数(用的很少)

key的内部原理

面试题:react、vue中的key有什么作用?(key的内部原理)

1.虚拟DOM中key的作用

key是虚拟DON对象的标识,当数据发生变化时,Vue会根据【新数据】生成【新的
虚拟DOM】 ,随后Vue进行【新虚拟DOM】与【旧虚拟DOM】的差异比较,比较规则如下:

2.对比规则

(1).旧虚拟DOM中找到了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

  1. 若虚拟DOM中内容没变,直接使用之前的真实DOM !
  2. 若虚拟DOM中内容变了,则生成新的真实DOM,随后替换掉页面中之前的真实DOM.

(2).旧虚拟DOM中未找到与新虚拟DOM相同的key

创建新的真实DOM,随后渲染到到页面。

3.用index作为key可能会引发的问题
  1. 若对数据进行:逆序添加、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:会产生没有必要的真实DOM更新==>界面效果没问题,但效率低。
  2. 如果结构中还包含输入类的DON:会产生错误DOM更新==>界面有问题。
4.开发中如何选择key?
  1. 最好使用每条数据的唯一标识作为key,比如id、手机号、身份证号、学号等唯一值。
  2. 如果不存在对数据的逆序添加、逆序删除等破坏顺序操作,仅用于渲染列表用于展示,使用index作为key是没有问题的。

Vue监视数据的原理

1.vue会监视data中所有层次的数据
2.如何监测对象中的数据

通过setter实现监视,且要在new Vue时就传入要监测的数据。

(1).对象中后追加的属性,Vue默认不做响应式处理

(2).如需给后添加的属性做响应式,请使用如下API

Vue.set(target.propertyName/index,value)或vm.$set(target,propertyName /index.value)

3.如何监测数组中的数据

通过包裹数组更新元素的方法实现,本质就是做了两件事

(1).调用原生对应的方法对数组进行更新。

(2).重新解析模板,进而更新页面。

4.在Vue修改数组中的某个元素一定要用如下方法
  1. 使用这些AP:push()、pop()、shift()、unshift()、splice()、sort()、reverse()
  2. Vue.set()或vm.$set()

特别注意:Vue.set()和vm.$set()不能给vm或vm的根数据对象添加属性!!!

收集表单数据

若<input type=“text”/ >, 则v-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,用户输入的就是value值。

若:<input type=“radio”/ >,则v-model收集的是value值,且要给标签配置value值。

若: <input type=“checkbox” / >

  • 1.没有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,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(勾选 or未勾选,是布尔值)

  • 2.配置input的value属性:

    (1)v-model的初始值是非数组,那么收集的就是checked(勾选or未勾选,是布尔值)

    (2)v-model的初始值是数组,那么收集的的就是value组成的数组

备注

v-model的三个修饰符:

  • lazy:失去焦点再收集数据
  • number:输入字符串转为有效的数字
  • trim:输入首尾空格过滤

过滤器

定义:对要显示的数据进行特定格式化后再显示(适用于一些简单逻辑的处理)

语法:

  1. 注册过滤器:Vue.filter(name, callback)或new Vue{filters:{3}
  2. 使用过滤器:或v-bind:属性=“xxx│过滤器名"

备注:

  1. 过滤器也可以接收额外参数、多个过滤器也可以串联
  2. 并没有改变原本的数据,是产生新的对应的数据

内置指令

我们学过的指令

  • v-bind :单向绑定解析表达式,可简写为:xXX

  • v-model :双向数据绑定

  • v-for:遍历数组/对象/字符串

  • v-on:绑定事件监听,可简写为@

  • v-if: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)

  • v-else: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存存在)

  • v-show:条件渲染(动态控制节点是否展示)

  • v-text指令:

    1.作用:向其所在的节点中渲染文季内容。

    2.与插值语法的区别: v-text会替换掉节点中的内容,则不会。

  • v-html指令:
    1.作用:向指定节点中渲染包含html结构的内容。

    2.与插值语法的区别:

    (1).v-html会替换掉节点中所有的内容,则不会。

    (2).v-html可以识别html结构。

    3.严重注意:v-html有安全性问题!!!

    (1).在网站上动态渲染任意HTML是非常危险的,容易导致XSS攻击。

    (2).一定要在可信的内容上使用v-html,永不要用在用户提交的内容上!

  • v-cloak指令(没有值):

    1,本质是一个特殊属性,Vue实例创建完毕并接管容器后,会朋掉v-cloak属性。

    2.使用css配合v-cloak可以解决网速慢时页面展示出的问题。

  • v-once指令;

    1.v-oncq所在节点在初次动态渲染后,就视为静态内容了。

    2.以后数据的改变不会引起v-once所在结构的更新,可以用于优化性能。

自定义指令

需求1:定义一个v-big指令,和v-text功能类似,但会把绑定的数值放大10倍。

需求2:定义一个v-fbind指令,和v-bind功能类似,但可以让其所绑定的input元素默认获取焦点。自定义指令总结:

一、定义语法:

(1).局部指令

new Vue({
directives:{指令名:配置对象}
})
或者
new Vue({
directives(){指令名:回调对象}
)

(2).全局指令

Vue.directive(指令名,配置对象)或 Vue.directive(指令名,回调函数)

二、配置对象中常用的3个回调;

  1. bind:指令与元素成功绑定时调用。
  2. inserted:指令所在元素被插入页面时调用。
  3. update:指令所在模板结构被重新解析时调用。

三、备注:

  1. 指令定义时不加v-,但使用时要加v-;
  2. 指令名如果是多个单词,要使用kebab-case命名方式,不要用camelCase命名。

生命周期

1.又名:生命周期回调函数、生命周期函数、生命周期钩子。

2.是什么:Vue在关键时刻帮我们调用的一些特殊名称的函数。

3.生命周期函数的名字不可更改,但函数的具体内容是程序员根据需求编写的。

4.生命周期函数中的this指向是vm或组件实例对象。

常用的生命周期钩子:

  1. mounted:发送ajax请求、启动定时器、绑定自定义事件、订阅消息等【初始化操作
  2. beforeDestroy:清除定时器、解绑自定义事件、取消订阅消息等【收尾工作】。

关于销毁Vue实例

  1. 销毁后借助Vue开发者工具看不到任何信息。
  2. 销毁后自定义事件会失效,但原生DOM事件依然有效。
  3. 一般不会在beforeDestroy操作数据,因为即便操作数据,也不会再触发更新流程了。

Vue组件化编程

模块与组件、模块化与组件化

非单文件组件

Vue中使用组件的三大步骤

  1. 定义组件(创建组件)
  2. 注册组件
  3. 使用组件(写组件标签)

一、如何定义一个组件?

使用Vue.extend(options)创建,其中options和new Vue(options)时传入的那个options几乎一样,但也有点区别;区别如下:

  1. el不要写,为什么?——最终所有的组件都要经过一个vm的管理,由vm中的el决定服务哪个容器。
  2. data必须写成函数,为什么?——避免组件被复用时,数据存在引用关系。

备注:使用template可以配置组件结构。

二、如何注册组件?

  1. 局部注册:靠new Vue的时候传入components选项
  2. 全局注册:靠Vue.component('组件名’,组件)

三、编写组件标签: < school></ school>

几个注意点

1.关于组件名

一个单词组成:

第一种写法(首字母小写): school第二种写法(首字母大写):

School多个单词组成:

第一种写法(kebab-case命名): my-school

第二种写法(CamelCase命名):MySchool(需要Vue脚手架支持)备注:

(1).组件名尽可能回避HTML中已有的元素名称,例如: h2、H2都不行。

(2).可以使用name配置项指定组件在开发者工具中呈现的名字。

2.关于组件标签:

第一种写法: < school></ school>

第二种写法:< school/>

备注:不用使用脚手架时,< school/>会导致后续组件不能渲染。

3.一个简写方式

const school = Vue.extend(options)可简写为: const school = options

关于VueComponent
  1. school组件本质是一个名为VueComponent的构造函数,且不是程序员定义的,是Vue. extend生成的。

  2. 我们只需要写< school/>或< school>< /school>,Vue解析时会帮我们创建school组件的实例对象即Vue帮我们执行的: new VueComponent(options)。

  3. 特别注意:每次调用Vue.extend,返回的都是一个全新的VueComponent! !!!

  4. 关于this指向;
    (1).组件配置中:
    data函数、methods中的函数、watch中的函数、computed中的函数它们的this均是【VueComponent实例对象】.

    (2) .new Vue()配置中;
    data函数、methods中的函数、watch中的函数、computed中的函数它们的this均是【Vue实例对象】。

  5. VueComponent的实例对象,以后简称vc(也可称之为:组件实例对象)。
    Vue的实例对象,以后简称vm。

  • 一个重要的内置关系:VueComponent.prototype.proto_ === Vue.prototype
  • 为什么要有这个关系:让组件实例对象(vc)可以访问到Vue原型上的属性、方法。

单文件组件

关于不同版本的Vue

1.vue.js 与vure.runtime.xxx.js的区别:

(1).vue.js是完整版的Vue,包含:核心功能+模板解析器。

(2) .vue.runtime.xxx.js是运行版的Vue,只包含:核心功能;没有模板解析器。

2.因为vue.runtime.xxx.js没有模板解析器,所以不能使用template配置项,需要使用render函数接收到的createElement函数去指定具体内容。

使用Vue脚手架

ref属性

1.被用来给元素或子组件注册引用信息(id的替代者)

2.应用在htm1标签上获取的是真实DOM元素,应用在组件标签上是组件实例对象(vc)

3.使用方式:打标识:< h1 ref=“xxx”>…< /h1>或< School ref=“xxx”>< /School>获取: this.$refs.xxx

配置项props

功能:让组件接收外部传过来的数据

(1).传递数据:
< Demo name=“xxx” />

(2).接收数据:

第一种方式(只接收):props: [ "name ’ ]

第二种方式(限制类型):props:{name:String}

第三种方式(限制类型、限制必要性、指定默认值):props:{name:{type:String,1/类型required:true,1/必要性deflault:'老王’//默认值}

备注: props是只读的,Vue底层会监测你对props的修改,如果进行了修改,就会发出警告,若业务需求确实需要修改,那么请复制props的内容到data中一份,然后去修改data中的数据。

mixin(混入)

功能:可以把多个组件共用的配置提取成一个混入对象使用方式:

第一步定义混合,例如:{data()i…},methods:{…}}

第二步使用混入,例如:

(1).全局混入:Vue.mixin(xxx)

(2).局部混入:mixins: [ "xxx ']

插件

功能:用于增强Vue

本质:包含install方法的一个对象,install的第一个参数是Vue,第二个以后的参数是插件使用者传递的数据。

定义插件:

对象.install = function (Vue,options) {

  1. 添加全局过滤器Vue.filter(…)

  2. 添加全局指令Vue.directive( … .)

  3. 配置全局混入(合)Vue.mixin(…)

  4. 添加实例方法

    Vue.prototype.$myMethod = function () {…}

    Vue.prototype. $myProperty = xxXX

使用插件:Vue.use()

总结TodoList案例

  1. 组件化编码流程:

    (1 ).拆分静态组件:组件要按照功能点拆分,命名不要与html元素冲突。

    (2).实现动态组件:考虑好数据的存放位置,数据是一个组件在用,还是一些组件在用:1).一个组件在用:放在组件自身即可。2).一些组件在用:放在他们共同的父组件上(状态提升)。

    (3).实现交互:从绑定事件开始。

  2. props适用于:

    (1).父组件==>子组件通信

    (2).子组件==>父组件通信(要求父先给子一个函数)

  3. 使用v-model时要切记: v-model绑定的值不能是props传过来的值,因为props是不可以修改的!

  4. props传过来的若是对象类型的值,修改对象中的属性时Vue不会报错,但不推荐这样做。

浏览器本地存储(webStorage)

  1. 存储内容大小一般支持5MB左右(不同浏览器可能还不一样)

  2. 浏览器端通过Window.sessionStorage和Window.localStorage属性来实现本地存储机制。

  3. 相关API:

    1.xxxxxStorage.setItem( 'key ’ , 'value ’ );
    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和值作为参数,会把键值对添加到存储中,如果键名存在,则更新其对应的

    2.xxxxxStorage.getItem( 'person ’ );
    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名作为参数,返回键名对应的值。

    3.xxxXxStorage.removeItem( ’ key ’ );
    该方法接受一个键名作为参数,并把该键名从存储中删除。

    4.xxxxxStorage.clear()
    该方法会清空存储中的所有数据。

  4. 备注:
    1.SessionStorage存储的内容会随着浏览器窗口关闭而消失。

    2.LocalStorage存储的内容,需要手动清除才会消失。

    3.xxxxxStorage.getItem(xxx)如果xxx对应的value获取不到,那么getltem的返回值是null。

    4.]SON.parse(nul’)的结果依然是null。

全局事件总线(GlobalEventBus)

  1. 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。

  2. 安装全局事件总线:

    new Vue({
    	......
    	beforeCreate() {
    		Vue.prototype.$bus = this //安装全局事件总线,$bus就是当前应用的vm
    	},
        ......
    }) 
  3. 使用事件总线:

    1. 接收数据:A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A组件中给$bus绑定自定义事件,事件的回调留在A组件自身。

      methods(){
        demo(data){......}
      }
      ......
      mounted() {
        this.$bus.$on('xxxx',this.demo)
      }
    2. 提供数据:this.$bus.$emit('xxxx',数据)

  4. 最好在beforeDestroy钩子中,用$off去解绑当前组件所用到的事件。

消息订阅与发布(pubsub)

  1. 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任意组件间通信

  2. 使用步骤:

    1. 安装pubsub:npm i pubsub-js

    2. 引入: import pubsub from 'pubsub-js'

    3. 接收数据:A组件想接收数据,则在A组件中订阅消息,订阅的回调留在A组件自身。

      methods(){
        demo(data){......}
      }
      ......
      mounted() {
        this.pid = pubsub.subscribe('xxx',this.demo) //订阅消息
      }
    4. 提供数据:pubsub.publish('xxx',数据)

    5. 最好在beforeDestroy钩子中,用PubSub.unsubscribe(pid)取消订阅。

nextTick

  1. 语法:this.$nextTick(回调函数)
  2. 作用:在下一次 DOM 更新结束后执行其指定的回调。
  3. 什么时候用:当改变数据后,要基于更新后的新DOM进行某些操作时,要在nextTick所指定的回调函数中执行。

Vue封装的过度与动画

  1. 作用:在插入、更新或移除 DOM元素时,在合适的时候给元素添加样式类名。

  2. 写法:

    1. 准备好样式:

      • 元素进入的样式:
        1. v-enter:进入的起点
        2. v-enter-active:进入过程中
        3. v-enter-to:进入的终点
      • 元素离开的样式:
        1. v-leave:离开的起点
        2. v-leave-active:离开过程中
        3. v-leave-to:离开的终点
    2. 使用<transition>包裹要过度的元素,并配置name属性:

      <transition name="hello">
      	<h1 v-show="isShow">你好啊!</h1>
      </transition>
    3. 备注:若有多个元素需要过度,则需要使用:<transition-group>,且每个元素都要指定key值。

vue脚手架配置代理

方法一

​ 在vue.config.js中添加如下配置:

devServer:{
  proxy:"http://localhost:5000"
}

说明:

  1. 优点:配置简单,请求资源时直接发给前端(8080)即可。
  2. 缺点:不能配置多个代理,不能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  3. 工作方式:若按照上述配置代理,当请求了前端不存在的资源时,那么该请求会转发给服务器 (优先匹配前端资源)
方法二

​ 编写vue.config.js配置具体代理规则:

module.exports = {
	devServer: {
      proxy: {
      '/api1': {// 匹配所有以 '/api1'开头的请求路径
        target: 'http://localhost:5000',//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pathRewrite: {'^/api1': ''}
      },
      '/api2': {// 匹配所有以 '/api2'开头的请求路径
        target: 'http://localhost:5001',// 代理目标的基础路径
        changeOrigin: true,
        pathRewrite: {'^/api2': ''}
      }
    }
  }
}
/*
   changeOrigin设置为tru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5000
   changeOrigin设置为false时,服务器收到的请求头中的host为:localhost:8080
   changeOrigin默认值为true
*/

说明:

  1. 优点:可以配置多个代理,且可以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
  2. 缺点:配置略微繁琐,请求资源时必须加前缀。

  3. 可以配置多个代理,且可以灵活的控制请求是否走代理。

  4. 缺点:配置略微繁琐,请求资源时必须加前缀。

插槽

  1. 作用:让父组件可以向子组件指定位置插入html结构,也是一种组件间通信的方式,适用于 父组件 ===> 子组件

  2. 分类:默认插槽、具名插槽、作用域插槽

  3. 使用方式:

    1. 默认插槽:

      父组件中:
              <Category>
                 <div>html结构1</div>
              </Category>
      子组件中:
              <template>
                  <div>
                     <!-- 定义插槽 -->
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2. 具名插槽:

      父组件中:
              <Category>
                  <template slot="center">
                    <div>html结构1</div>
    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<template v-slot:footer>
                     <div>html结构2</div>
    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        </Category>
      子组件中:
              <template>
                  <div>
                     <!-- 定义插槽 -->
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 name="center"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 name="footer">插槽默认内容...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3. 作用域插槽:

      1. 理]解:数据在组件的自身,但根据数据生成的结构需要组件的使用者来决定。(games数据在Category组件中,但使用数据所遍历出来的结构由App组件决定)

      2. 具体编码:

        父组件中:
        		<Category>
        			<template scope="scopeData">
        				<!-- 生成的是ul列表 -->
        				<ul>
        					<li v-for="g in scopeData.games" :key="g">{{g}}</li>
        				</ul>
        			</template>
        		</Category>
        
        		<Category>
        			<template slot-scope="scopeData">
        				<!-- 生成的是h4标题 -->
        				<h4 v-for="g in scopeData.games" :key="g">{{g}}</h4>
        			</template>
        		</Category>
        子组件中:
                <template>
                    <div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slot :games="games"></slot>
        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    </template>
        		
                <script>
                    export default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me:'Category'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ps:['title']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数据在子组件自身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ata()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turn {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ames:['红色警戒','穿越火线','劲舞团','超级玛丽'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},
                    }
                </script>